13959833815

茶园管理技术要点

  茶园建成后,如何获得维持较长的高效优质的生产年限是茶农关心的问题,影响茶叶高效优质的栽培条件是多方面的,俗语说“三分种,七分管”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茶园的管理水平,总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土壤管理、水分管理、茶园施肥以及茶树修剪、茶树旱冻害防御、茶树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内容。

  茶园土壤管理

 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,在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养分主要依靠土壤作媒介供应,因此,土壤管理是优质茶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必须有科学性、合理性地将以下几方面内容密切配合,才能促进茶园高效优质。

  一、茶园耕锄

  (一)耕锄的作用:茶树能否保持良好的养分供应状态,与茶园的土壤耕锄有着重要的关系,俗语说“七挖金,八挖银”“茶地不挖、茶芽不发”,就是说明耕锄的重要性。

  一是疏松土壤,破除土壤板结。

  二是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,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力,提高土壤吸肥吸水能力。

  三是促进茶树根系的更新和生长。

  四是可兼杀虫、杀菌和除草。

  (二)耕锄方式:以其深度分为线耕和深耕两种:

浅耕是指深度为10-15厘米的耕作,一般每年 2—4次,结合追肥时进行。

  深耕是对投产茶园的耕作,深度在20-30厘米,一般在秋冬茶结束后结合施基肥进行。深耕虽然会断伤部分根系,但可刺激新根生长,重新形成有效吸收功能的根系。只深耕,不施肥,起不到应有的效果。幼龄茶园头2—3年不深耕,成年茶园可进行隔行隔年轮耕。

  二、铺草覆盖

  茶园铺草覆盖是指在茶树行间裸露土壤覆盖上土杂草、绿肥草或稻、麦草等,这是茶园地力培养的重要方式,能很好地改善土壤的水、肥、气、热条件,也是代替土壤耕锄的重要措施。其作用如下:

  一是可保蓄土壤水分,减少水土流失。

  二是可调节土壤温度,减轻旱害和冻害。试验表明,夏暑季铺草覆盖可以降低土温3-10oC,冬季铺草提高土温,促进春茶早萌发。

  三是覆盖物腐烂后,能分解大量的有机质,从而提高土壤肥力,改善茶叶品质。

  四是能抑制杂草生长,并可使土壤保持疏松,减少耕除。

  第二节  茶园水分管理

  俗话说“有收无收在于水,收多收少在于肥”。如何通过保水和供水,是实现茶园优质高效的重要手段。

  一、茶树需水量要求

  茶树生育所需水分主要从土壤中吸收。据研究表明:茶园全年需水量约为1300-1600毫米,4-10月占全年需水量的75-80%,盛夏高温季节(7-8月)需水量占全年的30%以上。因此,如遇冬春旱、伏旱或秋旱,均需采取灌溉措施,特别在高温干旱时期合理灌溉,改善土壤湿度,能促进茶树生育旺盛,提高产量,增进茶叶品质。

  二、茶园保水措施

  茶园保水工作可归纳为两大类:

  一是扩大茶园土壤蓄水能力。其措施途径:

  1、深耕、加客土,增施有机肥。

  2、茶园内加设截横水沟即竹节沟,以积蓄雨水。

  二是尽可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。其措施途径为:

  1、行间铺草覆盖或在茶园四周和地边坎头种草,减少裸地水分蒸发。

  2、在雨后土壤湿润时合理中耕,以阻止土壤深层水分上行运输,保持茶树根部的土壤水分。

  三、茶园灌溉技术

  灌溉能改善土壤条件和茶园小气候,干旱时灌溉可使茶树新梢持嫩性增强,是茶园增产提质的一项积极措施。

  灌溉的方式有:浇灌、流灌、喷灌和滴灌等。一般来说,平地或缓坡茶园可选择喷灌或滴灌。水源充足、地势平坦或梯式茶园可建设完善的流灌系统。

  茶园浇灌是一种劳动强度大的给水方式,适宜在小面积范围运用。

  流灌是靠沟、渠、塘、水库和抽水机等组成的灌溉系统进行,能做到一次彻底解除土壤干旱,但灌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,易造成水土流失。

  喷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灌溉方式,灌溉面积大,灌水均匀,可避免对地面土壤的冲刷而引起水土径流。

  滴灌是将水通过一系列的管道埋于茶行间土壤中,经小水管缓缓渗入根际土壤。这种方式既经济用水,又不破坏土壤结构和方便田间管理,还可配合均匀施肥和农药杀死地下害虫。

  第三节  茶园施肥技术

  肥料是茶树的营养来源,要保证茶树新梢的正常生长,必须施用一定量的肥料,才能源源不断地满足茶树生产需要,要想茶园高产、茶叶优质,就必须科学地合理施用肥料。

  一、茶树需要的营养元素

  在茶树生长发育的过程中,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元素有十五种,即需要碳、氢、氧、氮、磷、钾、钙、镁、硫、铁等10种大量元素和锰、硼、铜、锌、钼等5种微量元素,其中消耗量大而土壤常供应不足的是氮、磷、钾三大元素,常称“肥料三要素”。

  二、茶园施肥原则

  在施肥方面,人们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,总结出以下几条施肥原则:

  1、重施有机肥,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

  有机肥营养全面,有机质丰富,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,转变成土壤腐殖质,能够改良土壤结构。有机肥中营养元素虽多但含量较低,肥效相对缓慢,必须有足够的数量才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,而且要在重施的基础上,配合施用速效性的无机肥,达到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肥要求又能达到不断改良土壤的目的。

  2、重视氮肥与磷、钾肥及其它元素肥料相结合

  施用氮肥一定程度上能增加产量,但长期大量施用,会使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失调,反而使茶叶产量和质量受到抑制。当前许多茶园施肥的主要问题是磷、钾、镁、锌等养分投入不足。据研究表明,施钾肥促进茶树养分的输送和贮存,还能显著提高乌龙茶香气成分,磷肥促进根系生长和根茎分枝,镁肥和锌肥对乌龙茶的滋味和香气也有重要影响。在施用磷、钾肥和其它元素肥料应在施氮肥的基础上施用,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,如果用太多,也会导致茶树花果增多而影响茶叶产量。

  3、重视基肥,基肥与追肥相结合

  基肥是在当年茶树停止采摘后施入的肥料。冬季正是茶树树冠全面停止生长,根系生长十分活跃,此时根系吸收能力强。据研究表明,冬季茶树吸收的养分约占全年吸收总量的30%-40%,这些贮存的养分是翌年春茶萌发和生长的物质基础,对春茶早发、优质有决定性作用,而追肥是为满足各轮新梢迅速生长的需要,所以,必须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,及时进行分期追施速效性肥料。

  4、以根部施肥为主,叶面施肥为辅助。

  叶面喷施液肥能弥补一些营养元素的不足,也能增强根部吸收养分的能力,尤其在旱季茶树根系吸收肥分较困难较为适用。但是叶片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,其吸肥能力远不及根系,根部才是茶树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。因此,单靠叶面施肥是不能满足茶树对养分的需求,是不可代替根部施肥,否则容易引起茶树早衰老,应以土壤施肥为主结合叶面喷施为是。

  5、施肥时期、数量和方法

  (1)底肥

  施肥时期:是茶苗定植前在茶园垦植时施入。

  肥料用量:常规用量为每亩5—10吨的堆肥或海肥、农家肥等,拌和200-400公斤磷矿粉或100公斤钙镁磷肥堆放一星期后施用。也可每亩施用300-500公斤饼肥与50-100公斤磷肥拌匀施入。

  施用方法:种植沟挖好后施入与土壤混匀,诱发根系向深层发展,形成良好的根系。

  (2)基肥

  施肥时间:在当年茶树停止采摘后施入。一般宜在霜降至立春前进行,在秋冬茶采摘完后进行效果更佳。

  肥料用量:幼龄茶园每年平均亩施有机肥500公斤以上或50-100公斤饼肥,可配施25公斤过磷酸钙或15公斤硫酸钾。壮龄茶园每年平均亩施有机肥1-1.5吨或100-150公斤饼肥,可配施过钙25-50公斤或硫酸钾15-25公斤。

  施肥方法:施基肥要做到“早、深、足、好”,否则降低基肥的作用。施肥时沿树冠边缘垂直下位置开沟深施,沟深20-30厘米,梯级茶园施在茶丛内侧方位,以减少肥料的流失。

  (3)追肥

  施肥时期:在茶树新梢生长期间施用速效性肥料。全年施用3-4次,一般春肥在阳历3月上中旬,如果早春气温高,施肥时间要适应提早。夏肥在5月上中旬,暑肥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,秋肥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。

  肥料用量:追肥总量约占全年用量的60%左右,重点应放在春秋两季。根据不同树龄合理配施氮、磷、钾的比例,一般幼龄茶园为2:1:1,成年茶园为3:1:1或3:2:1。

  施用方法:幼龄茶园采用穴施或浅沟施,成龄茶园沿树冠边缘垂直下开条形沟,沟深10-15厘米,如用碳酸铵、复合肥应适当深施,施后盖土。尿素、硫酸铵等可浅施,在阴雨天气可撒施。

  第四节  茶树修剪

  修剪茶树是培育丰产型和塑造优化型的树冠结构,大限度地延长茶树高产、稳产、优质的经济年限的重要方式。

  一、修剪茶树的作用

  一是解除顶芽及主枝的顶端生长优势,促进腋芽萌发和侧枝生长。

  二是改变茶树碳氮比,加强营养生长。

  三是调节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育平衡,促进新梢或根系生长。

  四是利用枝条的异质性,更新复壮树冠。

  二、修剪类型与措施

  根据茶树的品种、树龄、长势和采摘面上分枝的生长情况,采取不同的修剪措施。

  1、幼龄茶树的定型修剪。

  幼年期的树冠培养十分重要,通过定高定剪结合打顶培养健壮的骨干枝,是促进茶树持续高产优质的关键。

  (1)措施:当树高达到30厘米以上,主茎粗达3毫米以上,并有一、二个分枝,便可进行定剪,修剪高度以离地面15-20厘米为宜。第二次定剪于第二年在剪口上提高15-20厘米。第三次定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再提高10-15厘米。这样通过3-4次定剪,茶树骨架枝高度已达45-50厘米,便可进入投产期(如图5所示)。如黄旦、本山、毛蟹、乌龙等品种由于顶端优势较弱而分枝性能强,定剪次数一般为2次即可。

  (2)注意事项

  a、定剪时间应在越冬芽未萌动时进行。

  b、高度不足时不能剪,否则会影响骨干枝的健壮度。

  c、剪口的位置应在侧芽向外的部位处下剪,使侧枝向外扩展,留下的小桩也不宜过长。

  d、不能以采代剪,否则会形成过密而不壮的分枝层。

  2、成年茶树(投产茶园)的修剪

投产茶园常采用轻修剪和深修剪交替进行。对茶树树冠比较郁闭,行间狭窄的无公害茶园,还要结合辅助性的修剪如清蔸亮脚或边缘修剪,以利茶园创造良好的微域气候。

  (1)轻修剪:轻修剪是在定型修剪的基础上进行,目的是控制树高和培养树冠及采摘面。修剪深度每年一次在原有修剪面上提高3-5厘米,逐步控制茶树高度在60-90厘米之间。茶园投产数年后,常在每季茶采摘后依据树势剪去树冠面的突出枝和细弱枝,称之为修面。

  修剪时期一般宜在秋冬茶采摘后进行,也可根据气候和调节采摘期而灵活进行。

  (2)深修剪